|
物种特征:
识别特征 略似家猫,比家猫大而肥壮。头短而宽,颜面近似圆形,但吻部较突出,两耳突出并向前伸长。体毛为棕黄色和黑褐色。尾长超过体长之半,并具棕红、沙白相间的九个环纹。足爪锐利而弯,足底生密毛。 分布 仅分布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。国内见于西藏东部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青海、陕西和甘肃;国外产于尼泊尔、锡金、缅甸和印度北部等。由于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迅速扩大,目前它们的分布范围已发生了大面积的退缩。
生境与习性:
Glatston (1994) 称小熊猫栖于1,500m 至 4,000m 的混交林,尤喜竹类丛生处。 在我国,小熊猫栖息于高山峡谷地带。其垂直分布随山地森林垂直带的变化而变化。栖居的海拔高度指名亚种在2000m以上,最高可达6960m左右(冯祚建,1986),川西亚种在1400-3400m之间。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为山地常绿阔叶林、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、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。常活动于山地河谷肩坡的散生或丛生竹丛中。10月至次年4月常在1400-2900m间活动,5-9月常在2800-3800m一带出没,是一种喜温湿而又比较耐高寒的森林动物(胡锦矗,1992)。所食的竹有两种,即冷箭竹和拐棍竹。小熊猫和大熊猫一样,其食物99%均由竹子组成,几乎全年都以冷箭竹上部的竹叶为生。小熊猫的巢域为3.43 km2。春季发情交配。孕期约4个月,以枯树洞或岩石洞为巢。产仔期在6-7月,每胎产2-3仔,最多的可偶达5仔。寿命约为12年。 种群现状 指名亚种(A. f. fulgens)在我国分布区较小,数量也较少,估计约有500只;川西亚种 (A. f. styani) 与大熊猫分布区域重叠,密度较小,但向南延伸区稍多,估计约有3000只(胡锦矗,1992)。小熊猫的繁殖力较强,故在自然种群中幼兽多于成兽,年青的多于年老的个体,种群结构为增长型,只要保护得力,数量容易增长和恢复。据报导 (Glatston, 1994),尼泊尔境内可能有约300 只,但很可能多于此数,因东部数量显然较多。 饲养情况 国内共圈养265只(胡洪光提供,1994),90年代初其中有30%参加了繁殖(Kleiman et al.,1991)。小熊猫繁殖中产仔容易,但如果管理不善,母兽容易造成弃养,甚至形成噬婴癖。初生幼兽长满绒毛,闭眼。体重与大熊猫相似约100-150g,但尾较之为长,约5cm。21-30天始睁眼,前后肢也能缓慢移动。母兽哺乳育仔一年后次年临产前将幼仔驱走。由于小熊猫的自然种群日趋减少,为了减少野外捕捉的压力,近些年来一些动物园也注意了建立繁殖种群和谱系。
致危因素:
四川省是我国小熊猫的集中分布区,由于人类活动半径扩大,不少地区已开发为农区或沦为荒地,加之长期森林过度开发,森林资源急剧下降。在岷山山系的东南麓于近代尚广泛分布,但由于修路和农业进一步开垦破坏栖息环境扩大,小熊猫数量大为减少。邛崃山系由于人类活动半径不断扩大和常有猎捕,已处于濒危状态;相岭和凉山等南方分布区,虽目前尚有一定数量,但由于盗捕盗卖十分频繁,加上乡民捕捉暂养运输粗放,死亡率很高,资源破坏严重。作为一种传统的毛皮兽,直到80年代,裘皮商店均有大批小熊猫裘皮出售,商店甚至称之为"金丝猴"皮。同时,野外捕获小熊猫也十分可观。从1953年开始,在野外捕捉迄今约2000余只,其中有100余只作为国际间动物园交流运往国外。此外,据悉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,从周边国家流入我国的小熊猫也时有发生。可见,利用贸易牟利已经构成对野生种群的严重威胁。
现有保护措施:
小熊猫主要分布于我国,向来被列为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。由于它与大熊猫同域分布,因此在四川20多个自然保护区已和大熊猫一样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。中国动物园协会对全国饲养的小熊猫也建立了谱系,注意了繁殖和建立人工饲养种群的研究。非人工饲养下繁殖的小熊猫,历来原则上不准出口。国际小熊猫谱系建立于1980年,为小熊猫遗传和数量管理提供了数据资料。过去的10年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区域性小熊猫管理计划。中国也发展了中国小熊猫管理计划,并参与了全球性小熊猫管理计划。小熊猫的管理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(Kleiman, et al,1991)。
保护措施建议:
1、有关小熊猫分布区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资料很少,很难准确判断濒危程度和等级。对其分布区的潜在生境可用性及其隔离程度都知之甚少(Kleiman, 等,1991)。因此有必要对小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、现状及栖息地现状作出进一步科学的评估,并根据物种濒危的标准,考虑升级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。
2、进一步在相岭、凉山、沙鲁里山等横断山系增划自然保护区;
3、鉴于野生种群已然岌岌可危,应杜绝任何理由的猎捕和收购,严格控制所谓的易地保护。
4、对边境外的非法流入要严格执法,禁止贸易;非原产的小熊猫,切切不得任意"放回"野外,给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威胁。
5、打破部门界限,协调并加强现有饲养管理,动物园之间应协调交流,消除从野外捕捉对自然种群的威胁。 |
|